企业信息:
职业方向:质量、法规;
行业经历:糖果、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
作为食安人,法规和标准既是我们对内与市场部战斗的利器,又是我们代表公司跟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斡旋的润滑油。
《GB7718-2011》实施的十多年来,我们摸透了法规边界,也熟悉了条款中的暧昧之处:
一方面不断做着擦边行为,为公司谋求最大宣传利益;
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和从业者,为商家利用消费者无知的信息差和法规漏洞、做恶意竞争而感到悲哀,但苦于“法无禁止即可行”的边界感,很多时候对于擦边行为,我们也只能拿公司钱财、替公司消灾。
新标准,显然看透了现在市场的各种擦边行为,该说no的都说了no,食安人好像拿到了尚方宝剑,终于可以直指市场部的某些设计,硬气地说:“别擦边,你露点了!”
1.擦边舞——我不是预包装,我计量称重!
看TVB犯罪剧,当一个犯人想要脱罪,你总是能聪明地预料到,编剧最终的杀手锏是让主角患有“精神病”。当市场部的产品经理拿着一个带病的标签让你审核的时候,你们也总是能心照不宣地,把净含量的数据默默改为计量称重,然后心虚地模拟有人来打假,就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预包装啊,我计量称重,我不用遵守GB7718……”这种擦边舞蹈跳多了,真是腰疼……新标准一下撕开了这层遮羞布,让产品回归本质,你不是裸装,你就应该是预包装,遵守该遵守的要求,不要擦计量称重的边。
2.骗人鬼——我没说不含,我只是没添加
在“一勺三花淡奶”就成了科技与狠活的无脑舆论下,接着海天酱油的双标防腐剂,让商家争相滥用“零添加”,零添加好像也真的是消费者的精神安慰剂。
但是不知道消费者有没有注意到:0添加安赛蜜,却添加了三氯蔗糖;0添加山梨酸、苯甲酸,却加了乳酸链球菌;0添加油脂,本底却含了10%的油——这样的0添加有什么意义?
其实早在市监食生函[2019]1286号的文件中,就明确回复了:“当使用不添加等词汇修饰某种配料(包括食品添加剂)时,应当真实准确地反映食品配料的实际情况,即生产过程中不添加某种物质,其原料中也不含该物质”。这时其实就是明确地说了不添加应该能够等于不含。这次7718的改版,扎扎实实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不添加应该就是不含的要求。但是可能怎么样都很难杜绝不含A,却可以含等效的B,难道要消费者把添加剂清单都倒背如流才能识破商家的技俩?
3.今夕何夕——一个月到底多少天
一个月到底是多少天?6个月的保质期是180天,还是182.5天?新规前,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就是不想标的那么清楚,给点暧昧的缓冲。保质期超期似乎是中国职业打假人的入门课程。还记得外国友人得知中国经营超期食品要大额罚款时,惊讶地表示:都发现过期了,为啥还要买呢?发现过期退了就是了……”
新规要求写明到期日,不要再难为超市理货阿姨掐着手指算日期,再配合着《首违不罚》的第五条“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别总抠着到期与否算啊算啊,大家确实应该把时间经历用在该用的地方上,比如:保质期制定的科学性上……不能再多说了,再多说可能要杀人诛心了……
4.International——过敏原这回要上大分了
一直觉得中国人的体质杠杠的,过敏原真没必要。但是新规也是国际化,把过敏原终于从“建议项”上升到了“必须项”。不过仔细想想,标准的制定考虑到了“少数”“弱者”,这是一种进步的标志,也是International的重要一步,虽然工作麻烦了,但是标准在进步、行业在进步,还是支持和欣喜的。
5.转基因食品是人吃的吗?——是人吃的!
还记得YQ期间,上海大爷激动地说:“我不是可怜虫,我不吃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是人吃的吗?”新规的出台,默默地删除了转基因必须标识的要求,展示了GOV对于转基因的态度:是人吃的,你不是可怜虫……那……咱们就放心大胆地吃吧~
写在最后
新规的到来虽然对于食安人来说,真的是来大活儿了,但整体修订的方向,还是预示着食品行业在向更高标准迈进的,行业的向好发展,才能给食安人生存的一席之地,愿我们饱含热情,迎接接下来两年的忙碌换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