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质量相关 >> 一文读懂什么是5M1E?

一文读懂什么是5M1E?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5  来源:食品质量管理公众号  作者:网络
核心提示:5M1E 是指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 6 个主要因素,包括人(Man/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和测量(Measurement)。取这 6 个因素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合称为 5M1E 分析法。
一、5M1E 的定义
 
  5M1E 是指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 6 个主要因素,包括人(Man/Manpower)、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和测量(Measurement)。取这 6 个因素的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合称为 5M1E 分析法。
 
二、5M1E 各因素的具体内容
 
  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机器: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方法:这里包括加工工艺、工装选择、操作规程等。
 
  测量: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环境: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三、5M1E 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1、适用条件
 
  判断工序质量是否符合企业规定要求,以改善工序质量,预防出现次品。
 
  对品质异常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分析能力不足的工序,以找出提高工序质量的措施。
 
  2、实施步骤
 
  分析比较产品质量问题。
 
  找出引起工序质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如操作人员、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等;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如建立工序作业标准、设备保证标准、提供人员培训等。
 
  有效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确认。
 
四、5M1E 各因素的管理提升措施
 
  1、人
 
  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人事科建立员工培训体系,生产科组织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工艺、质量等培训,班组制定员工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一人多岗作业培训,使员工逐步掌握多个焊接岗位操作。
 
  对关键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
 
  维修科制定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材料
 
  有明确可行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进料验证、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方法
 
  区分关键工序、重要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各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关键、重要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大多数重要的生产过程采用了控制图或其它的控制方法。
 
  5、环境
 
  有生产现场环境方面的管理制度。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材料、工装、夹具等均定置整齐存放。
 
  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测量
 
  规定工艺质量标准,明确技术要求,检验项目、项目指标、方法、频次、仪器等要求,并在工序流程中合理设置检验点,编制检验规程。
 
  按技术要求和检验规程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并检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完整,检验合格后应填写入检验记录表并在指定部位打上合格标志(或挂标签)。
 
  严格控制不合格品,对返修、返工能跟踪记录,能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对待检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应加以醒目标志,分别存放或隔离。
 
  关键、重要工序的各种质量检验记录、理化分析报告、控制图表等都必须按归档制度整理保管,随时处于受检状态。
 
  编制和填写各工序质量统计表及其它各种质量问题反馈单。对突发性质量信息应及时处理和填报。
 
  制订对后续工序包括交付使用中发现的工序质量问题的反馈和处理的制度,并认真执行。
 
  工序标准化对 5M1E 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工序标准化工作纳入工序质量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制定相关标准化要求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工序标准化各具体要求的执行偏差,进而采取改进措施。通过工序质量改进的持续循环,促进工序标准化的真正实现和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进。参照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和上海大众公司的对供应商质量能力审核的要求,以关键、重要工序为重点,以影响过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审核。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