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质量相关 >>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什么?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为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05  来源:食事求释  作者:幚手
核心提示:当今社会,媒体发达,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深刻影响着公众的健康与信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食品安全作为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领域屡现问题,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当今社会,媒体发达,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深刻影响着公众的健康与信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食品安全作为民生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食品领域屡现问题,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利益驱使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首当其冲的原因便是利益的驱使。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部分不法商家为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例如,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便是奶农为了提升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从而卖出更高价格;使用槽头肉(即猪脖子上的肉,含有大量淋巴结和甲状腺,对人体有害)生产梅菜扣肉,则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牺牲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近日,用运输煤油的车辆来运输食用油,更是车主或挂靠车企为了节省清洗罐的费用而采取的极端措施。这些显而易见的行为背后,都是利益在作祟,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极端漠视。
 
监管缺位
 
  监管的不到位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国家层面制定了诸多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如市监总局发布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要点表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考虑的不能说不周全细致,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能力不足,手段单一,导致监管工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未能深入解剖企业,发现潜在问题。这种监管的缺位,为不法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预判滞后
 
  食品安全风险的预判和防范是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风险监测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基础数据不完善,项目设置不够科学,难以全面覆盖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例如,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过有违规的化学品运输车被用于运输和装载食用油,就暴露出风险监测项目的不足。此外,风险监测往往具有滞后性,总是在问题暴露后才匆忙应对,如三鹿奶粉事件后才开始检测三聚氰胺。这种预判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意识淡薄
 
  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全民参与,但现实中,很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即使面对显而易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如原料奶掺假、使用问题槽头肉等,周围群众也往往选择视而不见,沉默不语,不愿或不敢站出来举报。这种意识的淡薄,不仅削弱了社会监督的力量,也为不法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
 
制度缺失
 
  最后,制度的缺失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吹哨人制度的缺失,使得那些勇于揭露企业违法行为的内部人员缺乏足够的保护和支持。吹哨人制度是一种鼓励和保护企业内部人员举报违法行为的机制,其建立和完善对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期待早日实施。
 
综上所述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益驱使、监管缺位、预判滞后、意识淡薄和制度缺失等。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强化科技支撑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权益。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市场监督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