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食品饮料企业化学品的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生产、检验、清洁等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化学品,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添加剂、消毒剂、洗涤剂、润滑油等。
(三)职责分工
采购部门:负责化学品的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化学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要求。
仓储部门:负责化学品的储存和保管,确保化学品储存安全。
使用部门:负责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管理,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
二、化学品的采购管理
(一)采购计划
使用部门根据生产、检验等实际需求,制定化学品采购计划,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采购部门。
(二)供应商选择
采购部门应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
(三)采购要求
采购的化学品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要求。
采购的化学品应附有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和安全标签。
(四)采购审批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进行采购,采购申请需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企业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化学品的储存管理
(一)储存场所要求
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的仓库或储存区域,储存场所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潮、通风等安全要求。
储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
(二)分类储存
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危险程度等进行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化学品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单独储存,并设置专门的防火、防爆设施。
(三)储存条件
化学品的储存温度、湿度等条件应符合其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
对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化学品,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四)库存管理
仓储部门应建立化学品库存台账,记录化学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出入库时间等信息。
定期对化学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
四、化学品的使用管理
(一)培训与教育
使用部门应对员工进行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使其熟悉化学品的性质、危害、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使用要求
员工在使用化学品前,应仔细阅读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使用过程中,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三)使用记录
使用部门应建立化学品使用记录,记录化学品的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目的等信息。
使用剩余的化学品应及时清理和回收,妥善保存。
(四)废弃化学品处理
废弃化学品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使用部门应将废弃化学品交由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五、化学品的应急管理
(一)应急预案
企业应制定化学品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应急物资储备
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防护用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应急物资应放置在明显、易取的位置。
(三)应急处置
发生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六、监督与检查
(一)日常检查
使用部门和仓储部门应每天对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内容包括化学品的储存条件、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用品配备等。
(二)定期检查
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
检查频率至少每季度一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