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5新版标准逐步被认知被践行,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2015版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但是,在提交申请之前,您对能否通过审核心里是有底还是没底呢?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是的,您真的准备好了吗?您对能否通过审核心里是有底还是没底呢?近日,SGS提供了一个自检清单,请您先对比看看为您整理出的2015版标准审核的九大必备条件,是否都具备了?
1、组织是否真正理解了高级结构背后的逻辑?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已清晰理解并应用了高级结构所倡导的体系的PDCA循环?
是否已将组织的经营目标与日常运作管理相联系起来?
组织目标和管理体系预期结果是否已清晰展示?是否已得到有效沟通?
2、组织是否真正理解领导力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重新梳理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与最高管理者作用之间的职责分配?
是否明确了各阶层(直至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尤其是过程管理者的作用)以及所需要的来自最高管理者的支持?
是否有效利用了与客户互动的活动来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如洞察市场的手段)?
组织层面的决策是否充分评估了影响组织绩效的各种风险和机遇?
组织是否建立了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手段?(可以考虑建立如激励机制、创新机制、沟通机制等)
3、组织是否已设立绩效指标并落实考评?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组织是否明确了目标及过程绩效指标并已分解到各个过程、职能和层次上?(将体系要求融入业务过程的途径之一)
是否已为各个目标指标制定了管理方案?
是否已制定了考评制度?并定期实施监视及考评?
4、组织是否已实现从实践中学习成长、积累知识?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已确定了知识管理的职责?
是否已识别所需要的知识?是否在动态地监视组织对知识的需求?
是否已明确了知识的来源?
是否已策划出了知识的收集、保持、更新、分享的途径与方法?
是否为应对变化提前做好了知识的储备?
5、组织是否已为应对变化做好了准备?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在动态地监视变更?
是否评审了所有变更并理解了变更带来的影响?
是否已针对风险高的(包括预期和非预期的)变更制订了预防措施(包括紧急应对措施)?
措施所需的资源(包括职责)是否已明确?
6、组织是否充分理解了过程运行环境对于人的影响?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确定了过程中的人文环境状况?
是否确定了辅导机制?是否建立了对员工的认可激励安排,或者其他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的方法?
7、组织是否充分理解了与相关方的关系并已落实关系管理?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已评估了相关方对绩效重要性的影响
是否已确定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是否已确定了相关方的预期与要求
是否已制定了相关方的关系管理手段(尤其是沟通手段)
8、组织是否充分考虑了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的影响?
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
是否考虑了生命周期的理念对目前环境因素评估方法的影响?
是否已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融入了绿色设计的理念?
可施加控制的是否已有效施加控制?
可施加影响的是否已施加并产生了影响?
9、文件化信息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可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是:标准中对文件化信息的要求是否已在体系文件中得以策划并展现?
以上所列的这九个必备条件,展现了风险管理思路在管理体系中的深入应用,反映的是新标准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诉求,是企业应对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来满足这些条件,需要组织用心地去策划和落实管理方法,文中所列的“可以考虑的典型做法”只是参考,不是必须的手段。当然,满足了以上九大必备条件并不意味着审核一定能通过,因为还有其它的因素和条件存在,这里没有一一尽述。不过,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若能具备以上这九条的话,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体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