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情况 |
判定依据 |
工序段 |
异常现象(或原因) |
处理流程 |
处理方法(注意事项) |
备注 |
灭蝇灯、粘鼠板、捕鼠器 |
《虫控管理规范》(BYM/D09701) |
整个厂区 |
1、灭蝇灯、粘鼠板失效:积灰、积虫等影响粘性;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能现场纠正的进行现场纠正,反之要求后续改进。 |
1、若洁净区发现活虫,反馈区域责任人并停止生产,并保护现场,以追查活虫来源并清理。 2、必要时需提供样本给虫控公司,以协助分析处理异常。 3、分析潜在危害。 |
/ |
2、缺失、破损; |
||||||
3、灭蝇灯不工作。 |
||||||
门窗管理 |
1、不使用时应保持关闭状态; |
|||||
2、窗户开启时应关闭纱窗; |
||||||
风幕机 |
1、风幕机应保持开启状态; |
|||||
2、软帘应完整,自然悬挂时能封闭出口。 |
||||||
未按要求洗手消毒 |
《员工卫生管理规范》(BYM/D09104) |
整个生产区域 |
1、培训不到位。 |
1、现场立刻纠正。 2、多次纠正无效果,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加强培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意识;跟进并检查培训效果。 3、反馈区域责任人,及时补充劳保用品。 |
1、口罩佩戴规范:上包至鼻梁,下包住下巴。 2、女员工需将头发盘起后塞进内帽。 3、严重影响洁净区卫生及产品质量时,要求停产。 |
/ |
2、员工意识薄弱。 |
||||||
不符合着装规范:衣服、手套、口罩、内帽等脏、破、窜、佩戴不齐全等。 |
3、劳保用品未及时补充。 |
|||||
4、口罩、内帽佩戴不规范;头发、口、鼻部位外露。 |
||||||
过渡服(鞋)和洁净服(鞋) |
1、窜放、窜区域使用; |
1、现场立刻纠正。 2、多次纠正无效果,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加强培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意识;跟进并检查培训效果。 |
||||
2、未按规定清洁消毒。 |
||||||
更衣室风淋 |
每次最多进入2人,风淋时间不少于15S |
1、未开启或未按规定人数通过; |
||||
2、风淋时间<15s。 |
||||||
车间环境卫生不符合生产要求 |
《生产区域环境要求及监控方案》(BYM/Z062301) |
1、洁净区发现刺激性异味 |
1、反馈生产主任,查找异味来源。 2、必要时对涉及产品取样检测感官; |
|||
2、粉尘积灰、积水、滴油、漏气 |
1、立即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及时维修并清理,保持生产环境洁净。 |
|||||
3、地面破损、墙体开裂。 |
||||||
4、不符合GMP要求。 |
||||||
5、工作区照度。 |
||||||
洗消设施、设备异常 |
OPRP |
整个生产区域 |
1、洗手液、消毒液配备不齐全。 |
1、及时反馈区域责任人,并跟进处理结果。 |
1、浓度和气味异常时,需检查消毒设施内的酒精状况。 2、酸败、脏污酒精报废处理。 3、无法洗手消毒时,异常消除前禁止人员进入车间。 |
/ |
2、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
||||||
3、酒精不符合要求:浓度不合格、测漏酒精脏污、变酸等。 |
||||||
4、停水。 |
||||||
紫外灯 |
HACCP计划(BYM/D01301、BYM/D01302、BYM/D01303) |
1、灯管不正常工作或超有效期。 |
反馈区域责任人维护或更换,并跟进结果。 |
/ |
/ |
|
2、传递窗杀菌时间不足 |
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 |
|||||
3、隧道杀菌时间不足 |
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
|||||
洁净区压差 |
《生产区域环境要求及监控方案》 |
空调机房、清洁作业区 |
1、内包压差偏高(与平常数据对比,是否明显增高) |
1、明显增高的情况需要及时与生产、设备沟通了解增高的原因。 |
1、短时间内无法调整正常时(压差偏高、湿度偏低情况除外),清空后停产。 2、RH%偏高时,检查设备表面结块情况,取样加测水分。 3、检查内外包连接口,根据风向判定是否逆流。 |
/ |
2、内包压差不符合要求 |
1、异常反馈生产,要求调整;若低至负压,清空设备,暂停生产。 |
|||||
洁净区温湿度 |
1、内包温湿度偏高 |
1、T≥26℃或RH%≥55%时,停止投料与充填。 2、及时反馈生产,要求通知空调机房查明原因,并调整; 3、恢复生产时需要确认设备表面物料的性状。 |
||||
2、内包温湿度偏低 |
1、反馈生产,要求通知高配调整。尽量调整到适当的温湿度。 2、跟踪处理结果。 |
|||||
臭氧杀菌 |
1、杀菌臭氧浓度,时间不符合要求 |
1、反馈生产,要求通知高配调整。 2、跟踪处理结果。 |
1、洁净区消毒浓度≥10ppm,时间不少于2小时。 2、成品罐、原料罐、混料机等设备生产前无臭氧残留。 |
/ |
||
初中高效滤网管理 |
1、滤网脏污、破损、松动、过期等 |
1、反馈生产,要求立即检修或更换。 |
/ |
|||
氮气 |
OPRP |
空压机房、清洁作业区 |
1、制氮机运行异常(滤芯损坏,活性炭泄漏等)。 |
1、停止生产,反馈主任,检修设备,确认氮气合格后恢复生产。 2、协助生产确认异常范围。 3、涉及产品提交评审 |
1、异常留样。 2、查找异常原因,或异物来源;查清并消除异因后才能恢复生产。 |
/ |
2、管路泄漏。 |
||||||
3、异味、脏污(含水含油含黑色颗粒等) |
||||||
|
1、停止生产,反馈主任,检修设备,确认氮气合格后恢复生产。(氮气纯度99.99%) 2、协助生产检测当班所有生产线的停机产品,并确认异常范围。 3、涉及产品按残氧不合格产品处理执行。 |
1、合格放行。 2、不合格提交评审; 3、正常后需连续确认对应包装头2个产品,合格后才能生产,10分钟后需再次确认检测对应包装头2个产品; |
/ |
|||
压缩空气 |
1、空压机运行异常。 |
1、停止生产,反馈主任,检修设备,确认压缩空气合格后恢复生产。 2、协助生产确认异常范围。 3、涉及成品取样检测并提交评审。 |
1、留样。 2、查找异常原因,或异物来源;查清并消除异因后才能恢复生产。 3、重新首检,后续加强监测频率。 |
/ |
||
2、管路泄漏。 |
||||||
1、异味、脏污(含水含油含黑色颗粒等) |
||||||
2、压力不足 |
||||||
施工时生产 |
施工时需要防护 |
整个生产区域 |
施工与生产同时进行 |
1、反馈区域负责人,进行风险评估。 2、评估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如在食品安全隐患。 3、可经适当防护后消除。 4、进行防护后再生产。 5、不能消除,要求停止施工或停止生产。 |
/ |
/ |
异味 |
《原料标准》 |
脱包区 |
发现10包以内 |
1、异常原料挑选使用。 |
2、在无原料可替换的情况下,反馈上级领导。 3、以上异常情况涉及原料罐、及成品罐中粉需要马上处理时,反馈上级领导。 4、第二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参照第一次处理情况。 5、提交评审时需提交异常原料、成品或包装的留样。 6、记录异常原料的袋号,异常原料要求生产做好相应标识。 7、退料时异常原料需拍照留档,并登记相关信息,拍照注意清晰完整,具有代表性。 |
/ |
发现10包(含)以上 |
1、涉及异常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投料区、混料区 |
投料时(前)发现 |
1、检查原料,再次发现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投料后发现 |
1、暂停生产,追查该批原料去向,检查涉及区域,确定后道工序半成品及成品状况,提交评审。 2、检查原料,再次发现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充填区 |
包装时发现有异味,原料引起。 |
1、暂停生产,检查原料,再次发现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2、涉嫌异常原料及半成品暂停使用,提交评审。 3、涉及成品出库取样。 |
||||
配料区 |
发现10包以内 |
1、异常原料挑选使用。 |
||||
发现10包(含)以上 |
1、该批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色差、焦粒 |
脱包区 |
轻微(色差浅,焦粒<0.5mm,5颗<在10cm*10cm面积内<10颗,整个异常占比在5%以下) |
1、让步放行。 |
|||
严重(色差深,甚至变色;焦粒>0.5mm,在10cm*10cm面积内≥10颗,整个异常占比在5%以上) |
1、第一次遇到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2、第二次遇到参照第一次评审结果执行。 |
|||||
投料区、混料区 |
投料时(前)发现 |
参照脱包区执行。 |
||||
投料后发现 |
1、轻微让步放行。 2、严重时,追踪原料去向,涉及成品和半成品取样并提交评审, 3、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充填区 |
发现成品或下料斗中有色差、焦粒,原料引起时。 |
|||||
结块、变质 |
脱包区 |
假性结块 |
让步使用,若筛网无法振碎则暂停用,更换批号使用。 |
|||
严重结块及变质(粉发霉、变红、发臭、性状严重改变),不良率5%以下 |
异常原料挑选使用。 |
|||||
严重结块及变质(粉发霉、变红、发臭、性状严重改变),不良率5%以上 |
1、第一次遇到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2、第二次遇到参照第一次评审结果执行。 |
|||||
投料区、混料区 |
投料时(前)发现 |
参照脱包区执行。 |
||||
投料后发现 |
1、追踪原料去向,涉及原料取样提交评审。 2、相关成品或半成品取样加测,提交评审。 |
|||||
异物 |
脱包区 |
(内容物)非恶性且非批量(偶发)的一般异物(如绒毛、黑点) |
异常原料挑选使用。使用过程中再观察物料及筛网。 |
|||
(内容物)恶性异物(金属异物、油污、胶带、玻璃、木头等),或出现批量性(一次使用过程中发现两次以上或不良率10%以上) |
1、该批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
|||||
包装袋表面有异物 |
需处理后进入投料区,保证进入投料区的物料包装表面干净。 |
|||||
投料区 |
投料时(前)发现 |
参照脱包区执行。 |
||||
投料后发现 |
1、收集筛上异物。 2、非恶性且非批量的一般异物,异常原料挑选使用,使用过程中再观察物料及筛网。 3、恶性异物或出现批量性异物,该批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追查原料去向,涉及半成品、成品取样并提交评审。 |
|||||
充填区 |
发现成品或下料斗、下料口中有异物,原料引起时。 |
参照投料后发现执行。 |
||||
破包 |
脱包区 |
不良率5%以下 |
异常原料挑选使用。 |
|||
不良率5%以上 |
1、该批原料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更换批号使用。 2、如无原料替换时,此情况可以直接挑选使用。 |
|||||
标识异常 |
前处理 |
批号模糊、残缺,标签信息与实物不符。 |
1、反馈区域责任人,挑选出标识异常物料,提交评审。 2、批号无法识别,不得投入使用。 |
|||
配料错误 |
生产配方 |
配小料 |
小料配制错误 |
1、未投入使用,提交技术评审。 2、已投入使用,确认使用范围,剩余小料及对应半成品、成品提交技术评审,涉及成品取样加测。 |
1、要求生产检查设定的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并查明异常原因。 2、不能及时纠偏,接出物料需热封。 3、接出粉按顺序标识袋号,并热封处理,必要时取样加测。 4、追查成品,隔离异常成品并取样加测。 |
/ |
混合异常 |
混料仓内物料 |
混料时间不足 |
1、按配方要求重新混合。 |
|||
投料顺序不符合配方要求 |
1、暂停混料、提交技术评审。 2、涉及成品并取样加测。 |
|||||
未按技术配方量投料 |
1、暂停混料、投料量不足,则补足相应原料后按技术要求混合。 2、原料错投或多投,则提交技术评审。 3、涉及成品并取样加测。 |
|||||
半成品和产品 |
混料时间不足 |
1、成品罐内物料提交技术评审。 2、涉及产品取样加测并提交评审。 |
||||
投料顺序不符合配方要求 |
1、确定范围,成品罐内物料提交技术评审。 2、涉及产品取样加测并提交评审。 |
|||||
未按技术配方量投料 |
1、确定范围,成品罐内物料接出,提交技术评审。 2、涉及成品取样加测并提交评审。 |
|||||
送料异常 |
原料罐 |
物料未相混 |
暂停生产,要求生产查明原因: 1、检查相应的原料罐或成品罐卫生情况,符合要求则接出后放行使用并区分范围。 2、卫生状况不符合要求则报废处理。 |
|||
物料相混 |
暂停使用该原料罐,要求生产查明原因,异常信息提交技术评审。 |
|||||
成品罐 |
物料未相混 |
暂停生产,要求生产查明原因: 1、检查相应的原料罐或成品罐卫生情况,符合要求则接出后放行使用并区分范围。 2、卫生状况不符合要求则报废处理。 |
||||
物料相混 |
1、暂停使用该成品罐,要求生产查明原因,异常信息提交技术评审。 2、涉嫌异常产品取样加测。 |
|||||
清洁工器具混用 |
SOP |
前处理 |
吸尘器混用 |
1、规范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2、涉嫌异常的设备重新清洁消毒后再投入使用。 3、涉嫌的成品或半成品取样加测。 |
1、相关物料要求及时处理,标识状态并跟踪复查。 2、未能及时纠偏的物料接出后热封处理。 3、要求生产查明相关责任人,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
/ |
清洁桶、清洁毛巾、消毒工具混用 |
||||||
筛网使用不规范 |
工艺要求 |
筛网目数不符合要求 |
1、暂停生产,立即反馈区域责任人查明原因,要求制定相应的预防纠正措施。 2、更换相应目数的筛网。 |
|||
余料管理 |
《余料管理规范》 |
超过允许使用期限 |
反馈区域负责人,报废处理 |
|||
标识不明 |
反馈生产规范标识管理,避免误用。 |
|||||
窜阶段回投 |
1、暂停生产,涉嫌异常的半成品提交技术评审。 2、追查涉及成品并取样加测 |
|||||
扣出粉未按要求使用 |
||||||
原料未按要求使用 |
《原辅料验收规范》 |
前处理 |
原料超最长使用时间 |
1、未投入使用,原料暂停使用,提交技术评审。 2、已投入使用,查明使用范围,剩余原料暂停使用,对应成品及剩余原料提交技术评审。 |
涉及原料罐、及成品罐中物料需要马上处理时,反馈上级领导。 |
/ |
需处理异常原料未按要求处理直接使用 |
1、未投入使用,反馈区域负责人按要求处理后再使用。 |
|||||
配料称量 |
SOP |
前处理 |
称量前未用标准砝码校准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负责人,加强岗位培训,规范操作。 |
涉嫌异常的小料重新称量确认,若超过配方允许偏差,要求重新配置小料,涉嫌异常的成品取样加测。 |
/ |
复核 |
SOP |
前处理 |
配料、投料时未进行复核 |
|||
异物 |
OPRP |
投料区 |
除物料以外的异物存在被投料投入的风险 |
1、暂停生产,反馈区域负责人及上级领导,并协助生产排查范围。 2、涉及成品时,确认异常范围并提交评审。 |
对应范围物料接出后过高目数筛网查找或其它方式确认异物。 |
/ |
标识 |
SOP |
前处理 |
区域内的所有物料,未及时或未标识,标识不明,标识错误等,标识粘贴不牢固。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无法确认时,不得使用。 2、反馈区域负责人,加强培训。 |
/ |
/ |
带粉罐 |
48小时原则 |
前处理 |
带粉罐体停用超过48小时,未清洁、消毒直接使用。 |
1、投料前,要求重新进行清洁消毒,并检查确认清洗消毒效果。 2、投料后,确认投入物料的感官性状,取样加测。 |
/ |
/ |
漏取样品 |
《成品验收检验规范》 |
前处理 |
漏取样品 |
1、能补取的,现场补取。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 |
1、巡检过程中注意检查。 2、关注新线长和代理线长。 3、取样要求变化时提前沟通并注意确认。 |
/ |
横置螺杆 |
OPRP |
前处理 |
磨损、刮擦产生异物 |
1、暂停生产并检查确认磨损情况。 2、追踪异常原料及金检仪运行状况,并提交评审。 3、追踪涉及成品,取样检测并提交评审。 |
新螺杆及螺杆更换密封件后需空转4+3+2确认,检查不合格时按上一步骤继续空转。 |
1、未能及时纠偏的物料接出后热封处理。 2、接出粉按顺序标识袋号。 3、新设备使用前需清洁消毒。 |
更换密封件 |
||||||
混料机 |
卸料门关闭正常,无泄漏 |
混料区 |
卸料门泄漏,物料相混 |
1、暂停生产,追踪涉及物料并提交评审。 2、涉及成品取样加测并提交评审 |
1、要求生产查明异常原因,排除异常后再恢复生产。 2、关注前3锅的混料状况。 |
|
振动筛 |
完整、无破损 |
投料区 |
网面破损、筛丝缺失 |
1、暂停生产,要求生产查明异常时间段及涉嫌原料去向。 2、更换新筛网后投清洗粉50kg,清空投料站及压力仓后再投50kg清洗粉。 3、将涉嫌异常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提交评审。 |
取下筛网,进行复原检查,查看筛丝完整性。 |
|
台秤 |
台秤在校验期内,在水平位,量程与称样量匹配 |
配料区 |
台秤过校验期未校验 |
1、要求停止使用过期台秤,反馈区域负责人,后续再跟踪检查。 2、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3、反馈区域负责人纠正,后续跟踪检查。 4、反馈区域负责人,更换匹配的台秤。 |
1、涉嫌异常的小料重新称量。 2、涉嫌异常的成品取样加测。 |
/ |
台秤水平位倾斜 |
||||||
无校验标识 |
||||||
台秤精度、最小称量值与添加物料重量不匹配 |
||||||
偏差大 |
||||||
杀菌隧道紫外灯 |
紫外灯完好 |
脱包 |
紫外灯破裂 |
1、立即停止隧道输送,隧道内涉嫌存在破裂灯管危害的物料报废处理。 2、如涉嫌异常的原料已投入,追查范围,涉及物料接出报废。 3、彻底清理整个杀菌隧道,避免二次污染产品。 |
1、原料接出后走50kg清洗粉,再将涉嫌异常的罐体重新清洁并确认卫生。 2、恢复生产前再走50kg清洗粉,清洗管道。 |
/ |
设备不完整 |
OPRP |
前处理 |
设备不完整,如少配件、螺丝等 |
反馈区域负责人,调查缺失物品的去向,涉及异常范围原料、半成品、成品提交评审。 |
1、关注金检仪异常状况。 2、X光机过检时,需每半小时采用标准样品测试运行状况。 3、X光机过检时需按最小包装单元过检。 |
X光机标样每次连续过检5次,需100%检出;否则停机调整,距上一次测试正常的时间段过检的产品需返工。 |
真空度 |
HACCP计划 |
听装线 |
5(-kpa)以下 |
暂停生产,反馈生产调整,涉及成品返工处理。 |
2、确认范围时需根据异常比例,抽查足够的量,保证抽查的成品中包含有异常封罐头生产的产品,抽足对应封罐头连续10罐无异常,可以停止追查; 3、可以参考铝箔的凹陷情况初步判断真空范围,将疑似不良品用真空表测试取得数据; 4、真空度过高,采用三点受力法挤压测试,易扁罐的产品需要返工处理; |
/ |
5-9(-kpa) |
暂停生产,反馈生产调整,涉及成品提交评审。 |
|||||
20(-kpa)以上 |
1、暂停生产,反馈区域责任人调整。 2、挤压(或加压)测试罐体抗压性,并将相关数据提交评审。 |
|||||
气密性 |
卷封漏气 |
1、反馈主操停止生产,调整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2、追踪并确认异常范围 3、涉嫌成品返工处理。 |
1、调整后确认是否漏气,对应封罐头产品至少连续5罐,且为带粉生产,不漏气恢复生产,后续加强检测频次; 2、产品倒置2天后,检查铝箔凹陷情况,异常产品检测气密性;范围确认要求需要连续检查1托成品都无漏气时,才可以停止往前追查。 |
/ |
||
(底盖、子母盖)擦伤 |
出现超过《产品包装质量标准》要求的擦伤 |
1、反馈区域责任人停止生产,调整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2、涉及成品待评审后,返工处理。 |
确认范围时需考虑到有几个封罐头;抽足对应封罐头连续10罐无异常,可以停止追查。 |
|
||
垂唇 |
有垂唇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调整。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异常范围,返工处理。 |
1、若生产在线挑选,需确认垂唇产品是否都被挑出; 2、对入库的产品出库抽查,抽足对应封罐头连续10罐无异常,可以停止追查;如有异常返工挑选; |
/ |
||
跳封(滑封) |
不符合《产品包装质量标准》 |
1、反馈生产区域责任人,调整合格后恢复生产。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返工处理。 |
确认范围时需考虑到有几个封罐头;抽足对应封罐头连续10罐无异常,可以停止追查。 |
/ |
||
假封 |
空罐异常引起 |
1、涉及批次包材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换批次使用。如生产愿意现场挑选使用时,可以直接挑选使用,无需暂停使用。如无批次可换时,要求生产挑选使用。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返工处理。 |
一、包材空罐引起 1、确认范围需考虑到本批共使用几个批号的罐子,生产是否按顺序集中使用; 2、如有必要,会根据到货数量核对使用量,查明共涉及多少个成品批号; 3、收集罐子信息,如厂家、批号,板号等,收集厂家标识单;填写“质量反馈单”时,信息要齐全,提供异常照片及标识单照片 4、暂停使用的罐子需每托做好“暂停使用”标识;确保不误用; 二、设备异常引起 抽查足够的量,保证抽查的成品中包含有异常封罐头生产的产品;确认范围时需考虑到有几个封罐头;抽足对应封罐头连续10罐无异常,可以停止追查。 |
/ |
||
设备异常引起 |
1、反馈生产区域责任人,调整合格后恢复生产。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返工处理。 |
|||||
虚焊 |
空罐异常 |
1、涉及批次包材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换批次使用。如生产愿意现场挑选使用时,可以直接挑选使用,无需暂停使用。如无批次可换时,要求生产挑选使用。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返工处理。 |
||||
罐体印刷擦伤 |
空罐异常引起 |
1、涉及批次包材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换批次使用。如生产愿意现场挑选使用时,可以直接挑选使用,无需暂停使用。如无批次可换时,要求生产挑选使用。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提交评审。 |
||||
设备异常引起 |
1、反馈生产区域责任人,调整合格后恢复生产。 2、涉嫌异常的成品确认范围,提交评审。 |
|||||
叠接率(OL%) |
OL%<35% |
反馈生产停机调整,涉及产品返工处理。 |
调整取样复测,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
/ |
||
35%≤OL%<50% |
反馈生产停机调整。 |
调整取样复测,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对之前的产品涉及对应不合格封罐头产品取10罐检测气密性,并提交评审。 |
||||
叠接长度(OL) |
OL<0.8mm |
反馈生产停机调整,涉及产品返工处理。 |
调整取样复测,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 |
|||
0.8≤OL<1.15mm |
反馈生产停机调整。 |
调整取样复测,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对之前的产品涉及对应不合格封罐头产品取10罐检测气密性,并提交评审。 |
||||
卷封厚度(T值) |
不合格(数值待定) |
反馈生产停机调整;并提交评审。 |
涉及对应不合格封罐头的产品取10罐检测气密性; |
|||
卷封剖面异常 |
间隙大、身钩或盖钩弯曲变形等。 |
|||||
残氧量 |
所有奶粉包装线 |
3~7% |
调整设备,涉及产品提交评审。 |
调试后需连续确认对应包装头2个产品,合格后才能生产,10分钟后需再次确认检测对应包装头2个产品; |
/ |
|
7%(含)以上 |
1、反馈生产查明原因,调整设备。 2、涉及产品返工处理。 |
|||||
净含量 |
《净含量计量标准》(BYM/D062203)处理。 |
所有奶粉包装线 |
超出内控上限与标准差值2倍以上 |
反馈生产调整,相关产品提交评审。 |
1、独立小包装:不允许出现低于内控下限值的产品;抽样基数≥10件,平均值不小于标准净含量; 2、消费 单元: 不允许出现低于内控下限值的产品;抽样基数≤20件,不允许出现低于标准值的产品;抽样基数>20件,允许出现1件低于标准值,高于内控下限值的产品;平均值不小于标准净含量; |
/ |
低于标准值但符合内控下限值 |
反馈生产调整,按《净含量计量标准》处理。 |
|||||
不符合内控下限值 |
反馈生产调整,经评审后,返工处理。 |
|||||
气密性 |
《产品包装质量标准》 |
软包装 |
横封漏气 |
1、反馈生产停止生产,调整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 2、确认异常范围及不良比例; 3、涉嫌成品返工处理。 |
1、调整后确认是否漏气,对应包装头产品至少连续测漏50包; 2、确认范围需要每个包装头连续检查100包产品都无漏气时,才可以停止往前追查。 |
/ |
纵封漏气 |
||||||
袋体漏气 |
||||||
其他产品外观质量 |
《产品包装质量标准》 |
除以上外观质量以外的外观问题 |
不符合《产品包装质量标准》要求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调整。 2、所有异常产品确认范围,提交评审。 |
涉及存在漏气风险的不合格(如打折、夹粉、热封宽度不符合等),需要对异常产品确认气密性,确认30包。 |
/ |
防窜货码不对应 |
《生产方案》 |
所有奶粉包装线 |
窜码、重码等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涉及成品返工处理。 3、如现场无法返工处理时,提交评审。 |
/ |
/ |
内容物与内包材不匹配 |
《生产方案》 |
所有奶粉包装线 |
混阶段、混品种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立即暂停生产,确认范围,涉及成品提交评审。 |
/ |
/ |
消费单元与纸箱不匹配 |
混阶段、混品种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确认范围,涉及成品返工处理。 |
/ |
/ |
||
包材不匹配 |
混用、错用、版本错误等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停止生产,清场彻底后方可恢复生产。 3、确认范围,涉及成品提交评审。 |
/ |
/ |
||
数量不匹配 |
单箱内的消费单元数量错误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确认范围,涉及成品返工处理。 |
/ |
/ |
||
量匙、宣传折页等辅包材数量错误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少装,确认范围,涉及成品返工处理。 3、多装,确认范围,涉及成品提交评审。 |
/ |
/ |
|||
包材不符合《包装材料验收规范》(BYM/Z062103)、《包材标准》、《包材技术标准》要求 |
《包材标准》 |
所有内包装和外包装 |
包材不符合《包装材料验收规范》、《包材标准》、《包材技术标准》要求 |
1、反馈区域负责人。 2、不合格类型在《包装材验收规范》中为A、B类缺陷时,涉及批次包材暂停使用,提交评审,换批次使用。如无批次可换时,要求生产挑选使用。确认范围,涉及成品提交评审。 3、不合格类型在《包装材验收规范》中为C类缺陷时,评估整体影响,影响小的直接让步接收使用。无法判定或影响大按第2点执行。 |
1、所有涉及不合格的包材都需要填写《质量反馈单》反馈供应商。 2、涉及异常包材,如生产愿意现场挑选使用时,可以直接挑选使用,无需暂停使用。 |
/ |
换罐操作不规范 |
SOP |
听装线 |
异物风险(异物)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3、取样加测,涉嫌异常时段产品提交评审。 |
/ |
/ |
交叉污染(卫生) |
||||||
首检执行不到位 |
所有生产线 |
开机时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3、开机或恢复生产时的产品取样重新首检。 |
/ |
/ |
|
中途切换品种 |
||||||
停机长时间维修 |
||||||
调试产品流入成品 |
SOP |
调试产品管控不到位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3、涉嫌异常时段的产品返工处理。 |
/ |
/ |
|
在线剔除品流入成品 |
SOP |
未按要求处理; |
||||
工器具 |
SOP |
不同用途的混用;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3、取样加测,涉嫌异常时段产品提交评审。 |
/ |
/ |
|
压缩空气气枪 |
SOP |
未按规范使用,交叉污染。 |
||||
内外包连接口 |
使用时不能同时开启,其它情况要求关闭 |
内包 |
同时开启或停产时未关闭。(虫害控制、压差控制、交叉污染风险。)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
/ |
/ |
包装机余料卷膜 |
SOP |
内包 |
未及时收纳防护;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3、重新包装后转移至卷膜间存放杀菌处理。 |
/ |
/ |
纸箱、木制外包装 |
婴幼儿配方米粉生产许可 |
内包 |
纸质、木制品出现在车间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2、纸质、木制品马上移出洁净区。 |
/ |
/ |
工器具、设备等物品 |
内包 |
进入洁净区的物品未事先清洁、消毒。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2、重新清洁、消毒后进入车间。 |
/ |
/ |
|
异常包装材料未按要求使用 |
《包装材料验收规范》 |
所有生产线 |
需处理异常包材未按要求处理直接使用 |
1、已使用,查明范围,对应成品提交评审,剩余包材反馈区域负责人按要求处理后再使用。 2、未使用,反馈区域负责人按要求处理后再使用。 |
/ |
/ |
清场 |
SOP |
内、外包 |
在产品切换时未按要求进行清场。 |
1、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责任人加强岗位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2、要求现场进行清场后,再继续生产。 3、评估是否存在混装、混用的可能性;如存在确认范围,相关产品返工处理。 |
/ |
/ |
品种切换异常 |
《生产过程产品的切换规定》 |
外包 |
未按切换流程操作 |
1、切换后的成品前10箱需按顺序包装,并取第1、5箱各1个消费单元加测。 2、中途切换未取样,出库补取。 3、反馈区域责任人,要求规范操作,相关人员加强培训。 |
/ |
/ |
切换后产品未加抽样品 |
||||||
余料管理 |
《生产车间余料使用规范》(BYM/D04104) |
内部 |
超过允许使用期限 |
反馈区域负责人,报废处理 |
/ |
/ |
标识不明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无法确认时,不得使用。 2、反馈区域负责人,加强培训。 |
|||||
带粉罐 |
48小时原则 |
前处理 |
带粉罐体停用超过48小时,未清洁、消毒直接使用。 |
1、投料前,要求重新进行清洁消毒,并检查确认清洗消毒效果。 2、投料后,确认投入物料的感官性状,取样加测。 |
/ |
/ |
设备使用前、使用中未验证 |
SOP |
所有包装线 |
1、台秤使用前未用标准砝码校验。 2、在线检重设备使用前、使用中未用标准样品进行验证。 3、金检仪、X光机使用前未用标准模块验证。 |
1、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2、多次纠正无效果,反馈区域负责人。 |
/ |
/ |
在线取样错误 |
《成品验收检验规范》(BYM/D05101) |
所有包装线 |
漏取样品或样品取错 |
反馈区域负责人,出库补取样品。 |
/ |
/ |
自动装盒设备中空包、量匙检测 |
在线运行正常 |
自动装盒线 |
运行、参数异常,无法剔除 |
1、反馈生产调整(校正),未过检产品需重新评估风险,涉及产品提交评审。 2、调整后用标准模块或样品进行测试确认后再运行。 |
/ |
/ |
在线检重 |
所有相关包装线 |
|||||
金属检测 |
||||||
X光异物检测 |
||||||
台秤 |
台秤在校验期内,在水平位 |
1、台秤过校验期未校验 2、台秤水平位倾斜 3、无校验标识 |
1、反馈区域负责人,后续再跟踪检查。 2、现场纠正操作人员。 3、反馈区域负责人纠正,后续跟踪检查。 |
/ |
/ |
|
设备异味、油污 |
无明显异味、油污 |
内包 |
未开始生产 |
反馈区域负责人,消除异味、清洁消毒后才能开始生产。 |
/ |
/ |
生产过程中发现 |
1、追查该批原料去向,检查涉及区域,确定后道工序半成品及成品状况,对应产品提交评审。 2、暂停生产,消除异味或清洁、消毒后才能继续生产。 |
/ |
/ |
|||
设备轴承磨损 |
无磨损 |
内包 |
产生异物(密封圈碎屑、铁屑、黑点等) |
1、追查该批原料去向,检查涉及区域,确定后道工序半成品及成品状况,对应产品提交评审。 2、暂停生产,消除异常,确认后才能继续生产。 |
/ |
/ |
设备不完整 |
无缺失 |
内包 |
设备不完整,如少配件、螺丝等 |
反馈区域负责人,调查缺失物品的去向,涉及异常范围成品提交评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