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洁净厂房作为食品生产的核心场所,其环境控制直接关系到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而压差监测作为洁净厂房环境控制的关键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气压调控,为食品生产构建起一道坚实的食品卫生防线。
本次就聊聊食品洁净厂房压差监测,供企业参考。
一、压差监测的重要性
食品一旦受到污染,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日益复杂,对洁净厂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糕点生产到高端的乳制品、肉制品加工,再到精密的保健食品生产,不同类型的食品生产对洁净度的需求存在差异,但都离不开有效的压差监测。例如,在乳制品生产中,无菌灌装环节的洁净度要求极高,一旦压差失控,空气中的微生物就可能侵入产品,导致乳制品变质;而在烘焙食品生产中,若配料区与烘烤区间的压差不合理,烘烤产生的油烟可能污染配料,影响产品口感和质量。
二、压差监测的核心原理
1、洁净等级划分的科学依据
食品洁净厂房的洁净等级划分并非随意进行,而是基于生产过程中食品受到污染的风险程度以及产品的特性。
国际上通常采ISO 14644系列标准对洁净室的洁净度进行分级,该标准根据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浓度来确定洁净等级。
在食品行业,依据GB 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并结合自身特点,将厂房划分为不同的洁净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悬浮粒子、微生物数量等指标要求。
2、定向气流的形成与作用
压差监测维持高洁净度区域气压高于低洁净度区域,其本质是利用气压差形成定向气流。空气的流动遵循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流动的规律,当不同洁净等级区域存在气压差时,就会形成稳定的气流方向。这种定向气流如同无形的屏障,能够有效阻挡低洁净区的污染物进入高洁净区。
在实际生产中,当人员或物料通过门或通道在不同区域间移动时,门的开启会打破区域间的相对密闭状态。此时,定向气流会迅速填补开启的空间,将低洁净区的空气 “推回”,防止污染物随空气流动侵入高洁净区。例如,在无菌灌装区与缓冲区之间,由于灌装区气压高于缓冲区,当两者之间的门打开时,空气从灌装区流向缓冲区,避免缓冲区的污染物进入灌装区,保障无菌灌装的环境安全。
同时,定向气流还能促进洁净室内的空气循环,将室内产生的污染物及时排出。高洁净区通常采用上送下排的通风方式,洁净的空气从顶部送入,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向下流动,携带污染物从底部的回风口排出,形成良好的空气循环,进一步降低污染风险。
三、监测范围与点位设置的考量
1、关键区域的全面覆盖
相邻不同洁净等级区域的交界处是压差监测的重中之重。这些区域是污染物扩散的关键节点,一旦压差失控,污染物极易在区域间传播。例如,灌装间与缓冲区之间,缓冲区作为灌装间与外部区域的过渡,其气压应介于灌装间和外部区域之间,形成梯度压差,确保空气有序流动。若灌装间与缓冲区间的压差不足,当门开启时,缓冲区的污染物可能反向流入灌装间,造成严重污染。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交界处同样不容忽视。车间属于洁净区,而走廊属于非洁净区,两者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压差,防止走廊内的粉尘、人员活动产生的微生物等进入车间。人员更衣通道的各环节是人员进入洁净区的必经之路,一更、二更的气压应逐步升高,形成递增的压差梯度。人员从外部进入一更,再到二更,每进入一个环节,所处环境的洁净度逐渐提高,气压也相应升高,这样可以有效去除人员身上携带的污染物,避免带入高洁净区。
物料传递通道的出入口是物料进入洁净区的关键控制点。物料在传递过程中可能携带外部污染物,通过设置压差监测点,确保物料传递通道的气压低于洁净区,当物料进入洁净区时,空气从洁净区流向通道,阻止通道内的污染物附着在物料上进入洁净区。
2、同等级洁净区的点位布置
对于面积较大的同等级洁净区,仅在与其他区域交界处设置监测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区域内合理布置多个监测点。由于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设备、人员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局部气压不平衡的情况。例如,在大型的配料区内,若仅在与其他区域交界处设置监测点,可能无法发现区域内某些角落因气流受阻而形成的气压偏低区域,这些区域容易成为污染死角。
在同等级洁净区布置监测点时,应考虑空气的流动路径和区域内的设备分布。一般来说,应在区域的四角、中部以及靠近通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设置监测点。通风口附近的空气压力相对较高,回风口附近的压力相对较低,通过在这些位置设置监测点,可以全面了解区域内的气压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气压紊乱的区域并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存在局部污染源的同等级洁净区,如产生粉尘的粉碎工序区域,应在污染源附近增设监测点,密切关注气压变化,防止粉尘在局部积聚并扩散到其他区域。
四、如何做好管理与维护
1、完善日常维护制度
这是保证压差监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定期对差压变送器进行校准是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准周期通常为3-6个月。
2、风管和过滤器的清洁保养
风管内部容易积聚灰尘、微生物等污染物,若不及时清洁,可能会随着空气流动进入洁净区,同时也会影响通风效果,导致压差波动。
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堵塞,降低送风量,因此需定期检查过滤器的压差,当压差超过规定值时,及时进行清洁或更换。
3、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应熟悉压差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和故障处理流程,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确保维护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时间、内容、操作人员等信息,为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提供追溯依据。
综上,食品洁净厂房的压差监测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原理、合理的点位设置和严格的管理规范,构建起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压差监测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加强日常管理,为食品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推动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