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质量相关 >> 你了解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吗?

你了解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04  来源:食品论坛
核心提示:你了解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吗?

中国有句古话:“宁吃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可见,吃东西是要吃新鲜的。不过,由于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和食品防腐剂的改进,很多食品可以放置较长时间。这就有了食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在恒温培养下,测定原始细菌总数,然后每隔7天测定一次细菌数量,再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计算微生物生长7天增加的代数,最后根据微生物达到腐败时的个数和7天增值的数量来确定保质期。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虽说这个保质期是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但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厂家内定的。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而是一个大致范围,因为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是不一样的。

要让食品达到较长保质期,这与食品的特性、加工方式、包装的方式等有关,加入防腐剂可以延长保质期。真空包装是将食品装入容器内后抽掉里面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此种方式能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使其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保质期。不添加防腐剂只进行真空包装,需要根据食品本身的特性来定。防腐剂也有很多种,也会影响保质期长短。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类。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人们如果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急性传染病发生。为了保障公民健康,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如果是生产厂家在加工食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等过量,或者错误),可能会导致“化学型”的食物中毒。

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就不能食用了;如果食用了,就可能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无论食品多么珍贵、多么有营养、表面看上去多么诱人。

二者的区别:食品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的质量(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标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食品的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超过此期后,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可能不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的有效期或保质期,与药品、化学制剂(比如洗涤用品等)的有效期或保质期,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依据产品质量法,我国相关厂家在食品包装上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但在实际情况中,生产厂家往往只是标注了生产日期,这样,消费者虽然对生产日期能够一目了然,但对有效期限则需细细推算,带来了诸多不便。如1月21日生产的食品,保质期为3天,消费者立刻知晓24日以后就不能食用;但如果保质期是15天,就需要掐着指头算一算;如果保质期跨月,还需考虑月大月小等因素,消费者就很难准确算出有效期。更为不便的是,由于我国的出口食品有效期标注未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食品只注明“有效期至某年某月某日”,因此导致一些国家的组织和个人误把我国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当作使用有效期,为国家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有效期或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否一定可以食用,保存条件很重要,因为有效期或保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情况下,有效期或保质期内的食品不会发生变质,但如果保存条件没达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会变化得非常快,也可能会造成有效期或保质期提前失效,即在保质期或有效期内,但已经霉变或变质,其营养成份、卫生状况及质量指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适宜食用了。

另一方面,食品的有效期也是一个范围,也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准。也不是说某种食品刚满有效期,就必须扔掉,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际上,很多食品的实际有效期远比产品标示的有效期更长。只要保管得当,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超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的食品,表面上也看不出什么变质的迹象,色、香、味也没有改变,很多食品在所谓的有效期截至时都可继续食用。而且,食品并不是一过保质期或有效期就立即坏掉,而是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后,才会慢慢变质,只是不同食品变质的速度和过程不同而已。

以下列举一些食品的实际有效期:

    干货:如麦片、糖、茶、可可粉、香菇、木耳等,这些食品可以储存非常长的时间(一般可以在干燥密封条件下储存好几年)。据说二战时,一个被困在炸塌房屋里的老妇人,靠一听70年多前的巧克力粉存活下来,以至后来每当战争来临时,人们居然储存巧克力粉以防意外。

奶酪:奶酪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如果发现长霉,只要将长霉部分多削去些,照样可以食用。不过,这个还是因人而异,自己看着办。

    调料食品:如酸橄榄、番茄酱等,这些含酸性物质较多的食品,可食用的期限远远超过厂家标示的有效期。但含糖的甜味调料食品(糖浓度较低),有效期则是严格的,过期就要扔掉。绝大多数调料食品,开盖之后就应该低温保存(4℃冰箱)。

罐头食品:可以保存两年,甚至更长。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失去部分味道,但不会伤害人。如果金属罐头打开之后,内壁上有锈斑,那就不要食用了。

快餐面和方便面:保质期或有效期较短,但最主要的是面粉经过高温油炸后会有致癌物产生,而且调料包是高油高盐以及防腐剂等等,过期就更不能吃了。但对于米线、粉丝之类的方便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扔掉调料包,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指在食品短缺的极端条件下)。

果汁和乳品:保质期或有效期较短,要严格按照时间饮用。一旦饮用了过期的果汁或牛奶,很可能会导致腹泻(因人而异)。乳品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变质。但过期的牛奶只要没有变质成块状,可以用来美肤。过了期的牛奶含有乳酸,可以去除肌肤角质,不但可以用来洗脸,也可以用来洗澡或泡脚。

水果蔬菜:大型超市的水果蔬菜,一般比较新鲜,可以存放3-4天;买来不吃不要洗,这样可以放更长时间(一周左右)。即使储藏中有些水果或蔬菜发现表面颜色改变,不要紧,除去变色部分,照样可以食用。真空包装并除水的水果蔬菜,保质期是比较长的,相当于干货。

    三明治的熟肉以及培根:一旦包装被打开,一般最好在五天内食用。“五天规则”,也适用其它熟肉制品。

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食品,均合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这些化合物最易于诱发胃肠道癌瘤,过期的腌制食品,就更不能食用了。

烟熏和烧烤的牛羊肉、烧烤的香肠、炭火烤的羊肉串:因烤制的温度较高,其中的有机物受热分解后而聚合成致癌作用很强的3-4苯并芘。在烟草中也含有3-4苯并芘,每天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以上者,其发生肺癌的机会要比不吸烟者高20倍。过期的这类食品,也是不能食用的。

  食用油:通常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但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会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化学变化,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因此,买油看生产日期非常重要,越新鲜越好。食用油开封后暴露在空气中,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即使没吃完,也应至少3个月一换。

  米面:米面(如大米、小米、高梁米、玉米、花生、豆类、豆制品、面条等)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不过,米面一旦发了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就不能食用了。意大利面、干米粉(粉丝)、苕粉等,保质期或有效期较长。

  面包糕点:根据季节有不同的保质期,一般冬季7天,春秋季3—5天,夏季1—2天。但是如果面包保存不当,通常隔天就有可能滋生霉菌。这时,即使没到有效期,也得坚决扔掉。糖果和饼干发生霉变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因为高糖分、水分含量少,都会对细菌的滋生等变化有所抑制。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一般在购买后的3—5周内食用都是没问题的。通常每过一星期蛋类的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但是仍然是可以食用的。冷藏(4℃)条件下,鸡蛋存放2个月,除了水份有损失之外,味道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冰激凌:保质期在半年至1年之间,与保存方式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没有对冰激凌产品的保质期作硬性规定,只要求贮存条件。一般来讲,严格密封的冰激凌,保存时间是很长的。不同品牌的冰激凌,保质期也不一样,最长的达2年。比如美怡乐的冰激凌保质期为12个月,而伊利的则为18个月,和路雪的保质期却为24个月。

酒类:因含有酒精,会对细菌的滋生等变化有所抑制。白酒(高度酒)没有保质期,还有收藏价值(当然要密封好,也不是时间越放长越好)。低度酒,比如黄酒、红酒(葡萄酒)、冰酒、果酒等有保质期,容易变质,如果过期,最好还是不要喝了。不过,过期的啤酒,可以用来擦冰箱、擦玻璃、擦拭植物叶子、浇花、洗头(去头屑)、洗脸等。也有人建议,过期的啤酒可以用于做汤、炖肉、包子饺子馅、做鱼等,与肉类有关系的都可以加,而且是很好的调味料。

咖啡:如果没开封,保质期是:袋装的2年,瓶装的3年;如果开封,在密封的情况下保质期是2-3个月。但如果保存条件好,可以在半年内饮用。有些过期的咖啡口感一样,香气则大大的减低了;有些过期的咖啡有异味,那就不要喝了。

 
关键词: 食品 保质期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