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管理体系 >> 纠正、预防、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2  来源:HACCP联盟  作者:网络
核心提示: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定义
 
  3.1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职责
 
  4.1质量部负责组织对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存在和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和《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实施的效果。
 
  4.2各部门对本部门出现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实施、跟踪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
 
  4.3质量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5、内容
 
  5.1持续改进的策划
 
  5.1.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制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5.1.2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管理参见4.2、4.3条款执行。
 
  5.1.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涉及对现有过程少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1)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2)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3)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5.1.4质量部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改进计划的内容及管理参照《纠正预防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5.2纠正措施
 
  5.2.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影响程序相适应。
 
  5.2.2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1)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过公司规定值时;
 
  2)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3)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4)内审发现不合格证时;
 
  5)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6)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5.2.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验与验证
 
  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5.2.3.1对情况1)、2),质量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原因分析”栏,制定纠正措施,质量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5.2.3.2对情况3),由市场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总经理确认并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将结果反馈给业务部,由市场部及时转告顾客并取得顾客满意。
 
  5.2.3.3对情况4),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项报告》,执行《内部审核程序》。
 
  5.2.3.5当出现情况5)时,质量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资材部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并将纠正措施反馈给采购部。质量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执行《采购控制程序》对供方控制的规定。如果是服务供方的质量问题,则由服务接受部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通知对方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5.2.3.4对情况6),质量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5.2.4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监督部门进行跟踪验证,该部门负责人对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5.3预防措施
 
  5.3.1公司应识别潜在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5.3.2识别不合格
 
  质量部应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1)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如调查表、排列图等)、市场分析、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环境质量等;
 
  2)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3)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5.3.3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质量部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质量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栏,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后实施。质量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总经理对有效性进行评审,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5.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5.4.1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各部门协助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5.4.2记录各次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完成者,要报告总经理,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5.4.3由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控制管理程序》执行。
 
  5.4.4重要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应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6、相关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4《采购控制程序》
 
  6.5《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6.6《检验过程管理控制程序》
 
  6.7《数据分析管理控制你程序》
 
  6.8《不合格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7.1《异常处理单》
 
  7.2《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7.3《不符合项报告》
 
  7.4《改进计划》
 
  7.5《8D报告》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