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质量资讯 >> 管理体系 >> 三体系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三体系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21  来源:HACCP联盟公众号  作者:网络
核心提示:为建立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识别机制,做出妥善的应急响应计划及处理措施,以预防及尽量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避免和减轻环境污染和员工受伤害而建立本程序。
1、目地
 
  为建立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识别机制,做出妥善的应急响应计划及处理措施,以预防及尽量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避免和减轻环境污染和员工受伤害而建立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经营管理物业范围内因人为或自然灾害而产生紧急情况的处理,如火灾、爆炸、水灾、意外泄漏、环保设备失灵、倒塌、中毒、严重机械伤害等。
 
3、职责
 
  3.1 总经理全面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处理,并负责向总经理及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3.3 成立环境、安全应急工作组,并负责落实本程序的具体措施,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3.4 在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各管理处具体措施的实施。
 
  3.5 综合部就应急准备与响应内容与相关单位达成服务协议,以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的效率和效果。
 
4、工作程序
 
  4.1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种类
 
  4.1.1各部门根据日常检查确定的管理重点防护部位和环境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对设备、作业异常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给环境或员工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的可能性进行评价,确定潜在的事故和紧急状态。
 
  4.1.2各部门针对潜在的事故及紧急状态编写对应的应急预案,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并报送公司综合办公室备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
 
  a、应急处理原则;
 
  b、应急机构的组成和分工;
 
  c、报警与报告的方式和步骤;
 
  d、灾害的扑救与环境污染的控制方法;
 
  e、健康安全及防护要求;
 
  f、应急物质和资料准备与供应;
 
  g、疏散方法与路线;
 
  h、教育要求;
 
  i、模拟演练要求。
 
  4.1.3 各部门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准备应急的物质和资料,并负责应急物质、资料的日常维护、保养,以保证员工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有效的应急物质、资料。可行时,应急资料(如疏散路线图、应急联络表、MSDS等)应在管理辖区内醒目位置公布。
 
  4.2应急措施准备
 
  4.2.1各部门负责人根据《运行控制程序》组织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确保活动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4.2.2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事故与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和紧急响应的方法,必要的场所列出所需的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具。
 
  4.2.3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潜在中毒、泄漏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明示出紧急情况的响应及处理措施。
 
  4.2.4针对火灾、爆炸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出预防措施、事故的响应计划及处理措施,包括:
 
  a、各部门在管理辖区内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防火防爆意识;
 
  b、各部门在管理辖区内明示各种防火防爆标志,如防火、禁止吸烟等标志;
 
  c、各部门在管理辖区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检查。
 
  4.2.5成立环境、安全应急工作组,明确环境、安全应急工作组的责任和义务,开展相关的环境、安全应急活动。
 
  4.3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响应
 
  4.3.1基本思想
 
  如发生事故与紧急情况时,应本着“人身安全第一”的思想行动。
 
  4.3.2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处理
 
  4.3.2.1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根据紧急情况联络路径进行联络及按相应作业文件和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应急处理。
 
  4.3.2.2根据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时间不同,一般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a、上班时间发生紧急情况,第一发现者立即进行核实并发出警报。
 
  b、各部门环境、安全应急工作组负责人在确认现场的事故与紧急情况后,应立即组织对发生源进行应急处理,并向总经理报告有关事故与紧急情况的内容及应急处理措施,如需要全体员工疏散时,由总经理决定,迅速通知员工进行疏散。特别情况应联络外部机构,如市消防支队、市环保局、医疗机构等给予协助。
 
  c、如事故与紧急情况有可能对外界产生环境和健康安全影响时,管理者代表要迅速通知本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事故与紧急情况的内容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d、无论什么时候,值班人员发现事故或紧急情况时,应迅速按紧急情况联络路径的事故报告程序与有关部门、单位联络,必要时直接打119和120请求帮助。
 
  4.3.3处理报告
 
  4.3.3.1应急处理完毕后,管理处环境与健康安全负责人在最短时间内作成《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书》,认真分析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的原因和应急处理的效果,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并对现有的预防措施、应急预案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4.3.3.2管理者代表对《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书》进行审查,确认发生事故和紧急状态的原因已经消除且防范措施已经有效落实。《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书》转交公司综合办公室保存,必要时向总经理汇报。
 
  4.3.4对事故与紧急情况外部信息的响应
 
  在得到可能发生灾害的外部信息时,由管理者代表判断对环境和健康安全的重大影响程度大小,并通知各有关部门采取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预防措施。
 
  4.4定期训练与考核
 
  4.4.1教育及模拟训练
 
  a、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进行应急措施教育和模拟训练,并作好相关记录。
 
  b、公司综合办公室监督各部门对员工的环境与安全应急教育、培训、宣传情况,并确认教育、培训、宣传的记录。
 
  c、公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关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
 
  d、进行紧急情况演练之前,应制定演练的实施方案,演练结束后应形成《演练评估报告》并对现有的预案和应急措施进行评审和改进。
 
  4.4.2设备安全装置的检测
 
  a、有关设备安全装置、设施的可靠性检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作好记录。
 
  b、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设备、设施使用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及各种设备、设施点检表等有关记录。
 
  4.5 定期检查评价
 
  4.5.1本程序由公司综合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评价和修订,并留下记录。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公司综合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各管理处对本程序进行评审和必要的修订。
 
  4.5.2 公司每年一次对事故和紧急情况的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评审,确保其充分和有效性,评审可以结合紧急情况应急演练、内审等过程进行。若认为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的重新修订,并增加和更改需要的防护设施和用具。
 
  4.6 记录保管
 
  《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书》等记录由综合办公室保管三年。
 
5、相关文件
 
  《运行控制程序》
 
  《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
 
  《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
 
  《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书》
 
  《演练评估报告》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