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
行业:预制菜
产品类型:即食类、即烹类
规模:180人
【策略分享】
做生意,要秉承“正己求真、待客以诚”的做事准则,推崇“用匠心雕琢真品,用真诚赢得客户”的经营理念,为了宣传商品而通过夸张的或者文字游戏式的标签设计,有意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有违民族品质,不应提倡。食品包装上的图案和文字是公司品牌和产品广告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标签质量是产品质量的组成部分,在此,借质量管理七项原则的逻辑,阐述一下个人对2027年3月将要实施的新版食品标签的应对策略。
由于对标准的理解深度不足,难免观点有错误,还请自行辨别,重在参于吧。因论坛早已发布新标准的《重点标准比对及亮点解读》,制作标签的细则就不再重点描述了,各自对号即可。
七项管理原则的逻辑,大概意思是“1.想顾客之所想;2.老板的作用很关键;3.大家都要参于其中,因为不是某个人的事;4.开展工作时要多往潜在的风险方面想;5.不能安于现状,要持续改进;6.对标签的管理要遵循科学、要注重人才培养、要广泛参于标签交流、要积极进行政策咨询,不能不懂装懂;7.处理好供应商、员工、客户、消费者、监督者等等,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所有相关方”。
总之,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按照新标准的实施日期,制定好工作步骤,为更换新版标签设定好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逻辑一、顾客对食品标签关注的焦点
首先,识别与食品标签有利益关联的四大“顾客”群体:
(一)官方;
(二)公司自己;
(三)客户和消费者;
(四)社会非官方的个体或组织。
四大群体对食品标签的关注焦点:
做生意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努力达到或超越客户的要求和期望(包括对自己的期望),这是发展的中心和动力。食品标签是产品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签更新与迭代也是社会进步和经营需要的表现,应积极面对。
逻辑二、领导在食品标签换版时的作用
老板的态度,对一件事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版标准的实施,公司最高领导应担负起的职责:
其实,领导如果对专业不精通,能够充分放权交待给下属去做其实也可以,老板做好“论功行赏”也不失英名。
逻辑三、全员参于食品标签的管理
确保新、旧两版标签的更替顺利实现,从旧版标签的回收、新版标签的设计、制作、验收、使用,在公司内部集思广益,让全员参于这项活动,也是一项质量管理的集体活动:
全员参于的特点和方法在于:
逻辑四、新版与旧版标签更替的过程方法
标签的更替需要一个过程,每个过程要有对应的具体事项、时间节点和方法,因此,设计一套流程图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流程图
(二) 过程描述
逻辑五、对新标签持续改进的要求
食品标签承担着产品宣传的作用,所以,标签的改进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总体目标是通过持续改进,提高效率、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改进的动力和依据,包括但不仅限于:
1.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消息反馈,包括好的消息,纠错的消息等,一切为了销量,一切为了利润,一切为了消费者。
2.新品研发的需要。
3.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
逻辑六、新版标签的设计、管理、改进要循证决策
新版标签设计、管理、改进过程,一切都要建立在“可验证的数据和事实信息”的基础之上。
决策第一步,先收集数据,例如:
1.新版标签在设计时,要充分解读新版标准、新的法规条款对标签的要求,识别风险和机遇,依法、合规、创意十足地新版设计标签。
2.在管理新版标签时,要考虑旧版标签被误用的概率,供应商不能按时供货的概率,客户不要旧版标签的产品,消费者不选够旧版标签的产品等。如何降低公司更换新标签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需要认真规划。
3.标签持续改进时,要收集信息,遵循调研结果,例如新品开发的必要性,客户的需求,客户对现有标签的投诉原因,标签的合规性,标签潜在的风险等。对标签的任何决策,要建立在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目的之上。
决策第二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可视化的工具最佳,例如:
1.标签设计阶段,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供集体讨论、决策。
2.标签管理阶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管理,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决策。
3.标签改进阶段,将书面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内容分类后,以表格的形式,列图展示,供集体决策。循证决策的好处在于,标签设计时能够充分识别标准和法规的要求,让企业规避标签信息的风险;管理阶段做到层层把关,减少或杜绝标签错误使用事件的发生;标签改进阶段,通过对数据的评估,精准把握了客户的需求,高效率地实现了客户满意最大化的目标。
逻辑七、与标签有关方的关系管理
做生意,讲的是信息共享和互利共赢,新版标签的更替过程,需要考虑相关方的关系管理,基本策略按照顺利为(注:一家之言,请勿借鉴):
写在最后,食品标签是告知消费者食品成分、质量、营养价值等信息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新标准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组成部分。
让食品标签返璞归真,对消费者引导再教育,对食品工厂严格要求,最终使食品包装物上展示出完善的、真实的营养信息,赋权于消费者知情选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应当是我们食品从业者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